上天賜下孝子米,堆在孝子家院子中。百善孝為先。

從天上掉下大米,堆在孝子家院子中。

百善孝為先。
《說文解字》中說,孝,善事父母者。
從老省,從子,子承老也。
意思是說,「孝」這個字,是由兩部分組成的,上半部分是老字的頭,下半部分是子字,老人在上,小子在下。
孝的意思是善待父母長輩的舉動。

清朝道光二十七年(1847)七月,浙江嘉興流傳著天賜農家孝子大米的奇事。
講述的人記不清孝子的姓名了,只記得是張廷繼的佃戶,家境極為貧苦。
家中雖然只有孝子和母親、妻子三人,但因為糧食不夠,所以還是常常吃不飽飯。

孝子就與妻子商量,早飯給母親吃米飯,自己和妻子就吃粥,這樣勉強可以維持。
如此過了好幾年。
之後母親早上的米飯也有時無法保證了,於是也開始給母親吃粥。

母親不知家裏的情況,加上性格急躁,看見早飯是粥,心中很不滿,就將粥倒進了廁所。
不一會兒,隆隆的雷聲在孝子家上空響起,母親非常害怕,就跪在庭院中。

孝子和媳婦忙上前詢問原因,母親據實告之,兩人趕緊去廁所將粥撈出,用水洗凈,兩人面對面將其吃完。
隨即又一同跪在母親身邊,把罪過攬在自己身上,替母親求情。

又過了一會兒,雷聲再度響起,竟然從天上掉下二十四石大米,堆在院子中。
左鄰右舍和村裏人聽說後,紛紛感嘆上天哀憫孝子到了如此地步。
在驚喜過後,孝子看到米袋上有字,發現原來是東家張廷繼糧倉中的糧食,便跑去告訴東家,想將大米歸還。
東家說:「這是上天賜給孝子的,不是我的東西。
」他堅決不收,他的仁義之舉也獲得了人們的稱讚。

1/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