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個人如果他連續、不間斷地吃兩個月的糖,身體最終會發生什麼變化呢?
有人用他自己的身體做了實驗。
美國演員Damon Gameau當起了小白鼠,連續60天,他堅持攝入200g來自「健康食物」的糖分(包括乳糖、葡萄糖、果糖、蔗糖),並定時請健康專家與醫生檢查身體狀況,分析糖對人體的影響。
實驗進行的12天後,Damon就發現自己胖了,體重稱顯示增加了3.2公斤,且在檢查中發現,不僅僅是體表脂肪,短短几周,Damon已經形成脂肪肝,原因是肝內脂肪過多。
隨著實驗的進行,Damon情緒開始變得不穩定,他開始喜怒無常,甚至有些狂躁。
吃完甜食後他的心情非常好,但在約45分鐘後,就會出現消沉狀態。
實驗中期,Damon不僅增重,情緒無常,他的注意力也變得開始難以集中,皮膚也出現了問題。
短短60天,很快過去。
60天裡,Damon每天攝入2300千焦熱量,熱量跟以前差別不大,但身體卻發生了巨大變化——他的體重增加8.5kg,腰圍增加10cm,肝臟功能降低,形成脂肪肝,血液中的脂肪含量由0.08激增至1.5。
這些種種變化,都是因為糖帶來的。
糖是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元素,但當身體攝入大量糖分時,身體儲備能量過大,糖的處理就會十分混亂,多餘的果糖就會變成脂肪,繼而對身體造成一步步傷害。
一、牛津研究:吃太甜,心血管疾病風險或增加
2015年,世界衛生組織在官方網站對攝糖提出建議,強烈推薦兒童和成年人糖的攝入量控制在總能量攝入的10%以下,以預防肥胖、齲齒等問題。
指南中的糖,主要是針對「游離糖」。
游離糖指的是由生產商、廚師或消費者在食品中添加的單糖、雙糖,以及天然存在的蜂蜜、糖漿、果汁及濃縮果汁的糖分等。
游離糖的攝入會給人體帶來什麼影響?
近日,發表在 BMC Medicine 期刊上,來自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,通過對英國生物樣本庫中,110497個個體的數據進行9.4年的注重,結果發現:
每日攝入總能量中游離糖的佔比每升高5%,總心血管疾病風險便會升高7%,其中心臟病風險會升高6%,中風風險會升高10%。
研究認為,從食物中攝取的游離糖越多,相關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就越高。
1/6
1/6